其实古人说酿酒的问题并不复杂,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酿酒是什么意思,因此呢,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古人说酿酒的一些知识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!
一、刘备酿酒典故
1、三国时期,有一年大旱,粮食减产,蜀汉政府规定,酿酒事业归国家所有,私人不得酿酒。一次,有关部门从一户人家中搜出酿酒的器具,就要将这家人治罪。器具的主人连称冤枉,说自己虽有器具但并未酿酒,也就不能说是触犯法律。邢吏把眼一瞪,有器具就是想酿酒,想酿酒就是犯罪,犯罪就要进监狱。这样,一个所谓的想酿酒的人被关起来,准备接受酿酒罪的处罚。
2、这件事并非邢吏有意为难百姓,法律对此规定不详,他们作为执法者要听从上级命令,否则,自己会落个执法不严的罪名。大臣简雍听说了这件事,想到法律有些过于苛刻,有心为那个小民说情。但他需要一个突破口。
3、机会来了。有一天,简雍与刘备一起视察民情。路上,看到一名男子在街上走着,简雍对刘备说:“彼欲淫,何以不敷?”刘备看了看街上的男子,跟其他人没有区别啊,这简大人怎么说他是淫贼呢?再看简雍,一副严肃的表情,根本没有开玩笑的意思。于是,问简雍,“你怎么知道他是淫贼?”简雍依然严肃着回答:“他有器具,和想酿酒那人一样呗。”刘备哈哈大笑,让人把欲酿者放了。从此,家有酿酒器具而没有酿酒的人,与酿酒者在法律上不同等对待。
二、古代泡酒秘方
古代的泡酒秘方有很多种,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秘方:
1.米酒:将大米浸泡在水中,然后蒸煮至熟透。待米饭冷却后,用手捣碎成糊状。然后将米糊放入一个坛子中,加入酵母,并密封坛子口。放置数日或数周,待发酵完成后即可品尝到米酒。
2.黄酒:将大米用清水浸泡数小时至过夜,然后将大米蒸煮至七分熟。待米饭冷却后,加入酵母并搅拌均匀。将酵母大米放入一个容器中,盖上盖子,放置于一个温暖的地方。每天搅拌几次,保持适当的湿度。大约经过一个星期左右,黄酒就会发酵完成。
3.葡萄酒:将葡萄放入一个容器中,用手或压榨机将其压碎。将压碎后的葡萄连同果汁放入发酵桶中。加入一定量的酵母和糖,然后盖上盖子。待发酵完成后,将酒液过滤,去除固体渣滓,即可享用葡萄酒。
请注意,这些古代泡酒的秘方是基于传统方法,可能不同于现代酿酒技术。如果想要尝试泡酒,请确保遵循卫生和安全标准,并遵循适用法规与规定。
三、古人干杯是什么意思
1、中国的酒文化同样博大精深,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,在齐鲁大地之上,酒文化盛行。交友,谈事,谈生意,几乎都是在酒桌上进行的。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,而中国的酒文化,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。
2、酿酒,饮酒,中国人尤其讲究。众所周知,“干杯”这一词,并不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,在古代的影视作品中,亦或者是文学作品中,从未有他们在碰杯时使用“干杯”这一词汇。“干杯”这一词是在18世纪以后才慢慢流行的,最早使用这个词汇,并且赋予它含义的是爱尔兰人。
四、为什么古人那么能喝酒
1、古代人能喝酒是因为当时酒的度数低,并不是酒量高。就像武松喝的所谓三碗不过冈只有十几度罢了。
2、在元代以前,就是到南宋为止的酒都是发酵酒,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;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,发酵后就过滤而得;故有"李白斗(十升)酒诗百篇","绿蚁新醅酒"之类的诗句,像武松过景阳冈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二十度以下的,甚至是十几度左右。
3、《汉书·食货志》上读到:一酿用粗米二斛,曲一斛,得成酒六斛六斗。那位有兴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试一试:)事实上,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“醴”,是甜酒,酒精度很低,所以古人才说“小人之交甘若醴”,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,酒精要重一些,酒精度大致在10%到18%左右。
4、自北宋时期辽国、金国、元朝等蛮子进驻中国以后,才有蒸馏酒的首创,因为他们世代祖居北国的草原,气候严寒,环境恶劣,必须要喝高浓度的酒才能保暖,而蒸馏酒正是元朝这个彻底统治中原的杰作,通过蒸馏提高酒度。后来满清入关,因为也是由于东北天气酷寒,所以再次引起一股高度蒸馏酒的热潮,类似烧刀子。而我们现代人忽视了华夏文明的发酵酒,过度重视以契丹人、女真人、蒙古人的蒸馏酒,所以才导致现代人普遍认为中国酒度数高,难喝,其实这是一种对我们自己国家酒莫大的误解。
5、北宋时期辽国、金国、西夏等地的蒸馏酒还没有完全火起来,或者是说当时由于宋朝的高度文明使得他们觉得发酵酒好喝,没有高浓度烈酒的辛辣苦涩,所以还是将发酵酒作为高级宴席中的御酒,其蒸馏酒没有在王公贵族里流行,只是老百姓因为买不起发酵酒,还是喝以前世代祖辈流传下的蒸馏酒。
6、而到了元朝因为建立了莫大的欧亚版图以及完全统治中土后,将蒸馏酒放在了所有酒类之上,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他们蒙古人自身的文化。虽然明朝时又兴起了发酵酒,使得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,但后来满清入关后,他们生于雪国,所以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,因此入口辛辣、浑身发热的蒸馏酒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、后劲很足的发酵酒,成为了主流。
五、描写酿酒的诗句
1、对酒清代: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,貂裘换酒也堪豪。一腔热血勤珍重,洒去犹能化碧涛。译文: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,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。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,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。
2、清明日对酒宋代: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纸灰飞作白蝴蝶,泪血染成红杜鹃。日落狐狸眠冢上,夜归儿女笑灯前。人生有酒须当醉,一滴何曾到九泉。译文:清明这一天,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。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,凄惨地哭泣,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。黄昏时,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,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,夜晚,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。因此,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,有福就应该享。人死之后,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?
3、采桑子·画船载酒西湖好宋代:欧阳修画船载酒西湖好,急管繁弦,玉盏催传,稳泛平波任醉眠。行云却在行舟下,空水澄鲜,俯仰留连,疑是湖中别有天。译文:西湖风光好,乘画船载着酒肴在湖中游赏,急促繁喧的乐声中,不停地传着酒杯。风平浪静,缓缓前进的船儿中安睡着醉倒的客人。醉眼俯视湖中,白云在船下浮动,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无物。仰视蓝天,俯视湖面,水天相映使人疑惑,湖中另有一个世界。
4、菩萨蛮·新寒中酒敲窗雨清代:纳兰性德新寒中酒敲窗雨,残香细袅秋情绪。才道莫伤神,青衫湿一痕。无聊成独卧,弹指韶光过。记得别伊时,桃花柳万丝。译文:乍暖还寒的天气下着小雨,酒醉后残存的余香似乎也在模仿着秋天的伤感情绪。果然是在怀念远方的人啊,连眼泪都把青衫湿润了。相思之情不胜愁苦,我一个人孤枕而眠,更觉烦闷无聊。弹指间,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,还记得当初和你分别时,桃花千树、杨柳依依的画面,这一切多么令人怀念又惆怅啊。
5、对酒行唐代:李白松子栖金华,安期入蓬海。此人古之仙,羽化竟何在。浮生速流电,倏忽变光彩。天地无凋换,容颜有迁改。对酒不肯饮,含情欲谁待。译文:赤松子栖息在金华山上,安期生居住在东海的蓬莱仙山。他们都是古代修炼成仙的仙人,不知今日他们是否还在?人生浮幻如梦,如奔流的闪电般转眼即逝,忽然一下子就到了暮年。几十年,天地并没有多大的变化,改变的只有人的容颜。这样人生的即逝,谁能不感慨万千呢?眼前虽然有盛宴美酒,但欢饮不畅,没有举杯的心情。
六、酿酒好酿醋坛坛酸典故
1、“醋”的来历传说在古代的中兴国,即今山西省运城县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。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。后来,黑塔率族移居现江苏省镇江的地方。在那里,他们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,就存放起来,在缸里浸泡。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,
2、一开缸,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。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,黑塔尝了一口,酸甜兼备,味道很美,便贮藏着作为“调味浆”。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?黑塔把二十一日加“酉”字来命名这种酸水叫“醋”。据说,直到今天,镇江恒顺酱醋厂酿制一批醋的期限还是二十一天。
好了,本文到此结束,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本站哦!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博众酿酒设备和永康哪个好(酿酒设备排名)
2025-04-22 11:56:33我的前半生喝酒是哪一集-我的前半生里的红酒是什么牌子
2025-04-25 22:01:49法国人最爱的葡萄酒种类是什么?(探寻法国人对葡萄酒的偏好)
2025-04-13 15:47:22玉米酿酒出酒率是多少「玉米酿酒几天」
2025-05-03 20:37:29vinasde红酒是什么?品鉴师分享这款红酒的独特魅力
2025-04-13 11:56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