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,无数酿酒人的双手,将一粒粒粮食转化为杯杯佳酿。民间流传的民谣“有儿不进武槽房,熬更守夜命不长。有女不嫁烤酒匠,半夜三更守空房。”生动地描绘了烤酒匠的辛勤付出。即使在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,烤酒匠们依然在严寒酷暑中,在湿热的环境中挥洒汗水,恪尽职守,兢兢业业,才能酿造出美酒。
与西方啤酒酿制工艺不同,白酒的酿造是开放式的,需要与当地的空气、温度、湿度、水土、微生物接触,才能酿出好酒。这种道法自然的传统工艺,在千年的酿酒实践中得以保存和发展。
酿酒过程中的主角是微生物。烤酒工的工作,就是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酿酒条件。酵母菌适合的温度是28—30摄氏度,而酿造浓香型白酒所需的丁酸菌、乙酸菌适合的温度是30—34摄氏度。这些微生物不会像人一样说话表达,需要经验丰富的酿酒工悉心去把握。温度不合适,微生物就会休眠死亡;温度过高,酿酒不需要的杂菌就会感染,产生异味,破坏酿造好酒的条件,酒质变差。
酿酒是一个系统工程,从原料、磨粉、制曲、酿酒、勾兑、包装,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,都会影响酒的质量。酿酒不仅有严格到近乎苛刻的质量管理体系,简单事情重复做,重复的事情用心做”的工匠精神深入人心。
从原料运抵开始,到入库保存,至少要经过原料提交前索证管理、每车粮食综合样检验、每包粮食检验等环节,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。这个过程需要多个人士的分工配合,才能保障原料入口的品质。在出口包装环节,要经过清洗、灌装、戴盖、照酒、封盖、摇瓶、照酒、贴标、照酒、贴徽牌、装盒、扣盒、装提袋、装箱、封箱、入库等工序,才能出厂。
工匠精神是酿酒人的灵魂。在传统酿酒工艺中,工人们对工作和产品精雕细琢、精益求精、苛求完美。从田间的一粒粒粮食到餐桌上的杯杯美酒,需要工匠精神的传承,需要无数双工匠的手,才能完成酿造过程。每个环节丝丝相扣,酿酒人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,日复一日,兢兢业业的奉献,用一双双工匠的巧手,诠释着对酿酒事业的热爱和执着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海南丹枫酒业:枫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
2025-05-04 17:39:01红酒庄命名艺术:创意灵感与文化传承
2025-05-08 15:51:19人参:神秘药材的文化传承与多重价值
2025-04-24 21:26:47丝路文化赋能:红酒品牌的文化传承与市场转型探索
2025-05-01 15:47:20甘酒:甘肃千年文化名片,独特酿造工艺传承佳酿
2025-04-28 18:20:08